2009年2月19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铭铭先生应清史所邀请,作了以“人生史:人—物关系的一点思考”为题的精彩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清史所副所长杨念群教授主持。
王教授主要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人类学历史观的演变,用三个阶段划分了人类学历史观从19世纪中叶至今的发展变迁历程。第二部分,中国历史和人类学的关系(中国的历史人类学),重点讲述了中国的历史人类学的两大特征:强烈的应用特征、有历史特色的人类学。第三部分,介绍了自己近期研究及其对中国人类学未来发展路向的思考:1. 继承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研究遗志,在乡土中国的研究中加入文明史研究。2.探索人类学与少数民族研究的关系,弥补人类学过分集中在东南地区汉族研究的不足。3.突破人类学社会科学化的局限,开拓文明的人类学。最后教授强调,“人生史”是文明的人类学的核心。从总体上把握文明,让人无从着手。王教授从中国传统纪传体史书得到启发,试图从“个人”身上获得对社会、文明的认识。
王教授做完报告后,与在场师生进行互动交流,围绕当前国际人类学界的新动向、“人生史”的涵义等问题展开讨论。王教授的透辟分析博得阵阵掌声,众学子从讲座中学习到了跨学科的知识,获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