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新观点 研究前沿 中外关系史档案 机构综录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 研究前沿 >> 文化 >>
重估郎世宁的使命——将意大利绘画风格融入清朝作品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06

重估郎世宁的使命——将意大利绘画风格融入清朝作品

马可.马西罗, 毛立平
 
发布时间:2009126

摘要:耶稣会士郎世宁于1715年至1766年供职于清廷内务府期间,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文化融合在一起:欧洲艺术风格是这位艺术家所受的基础训练,中国艺术风格则促成了他的职业成就。本文在分析郎世宁意大利基础训练及绘画知识的同时,也分析了其在清廷的代表作品,以提供这位画家在中国进行文化融合的基本框架。郎世宁的文化融合证明,他所接受的意大利基础训练与其后来作为宫廷画家所取得的成就之间,有着深远的联系。本文讨论了郎世宁全部绘画作品中不同元素之间相互关联的动态系统。这些相互关联的元素主要包含三方面的背景:绘画的、政治的以及感性的,分别与三种绘画流派有关——风景画、肖像画以及通景画,这一点对于理解郎世宁的事业至关重要。从更广义的角度讲,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展示郎世宁的艺术生涯,有助于我们勾勒出18世纪促成中国与欧洲文化艺术碰撞中的联结点。

关键词:郎世宁; 绘画; 艺术融合

资料来源:《清史研究》2009年3期

原文:2009126212816.caj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二十一条”交涉的另一条管道...
近代西方文献中的南海 ——海...
19世纪买办的垄断地位和延伸...
19世纪买办的垄断地位和延伸...
李鸿章苏州杀降事件还原
幕末与明治时期日本人的上海认...
近代《泰晤士报》关于辛亥革命...
清末留日学生“取缔规则”事件...
  最新信息
1868年亚洲文会黄河科考:...
“祛文务质”:18世纪文质视...
清末民初边疆危机中的“政府外...
《真光初临》中的晚清潮州妇女...
英国政府与1917至1918...
《尺素频通》与晚清宁波商贸
1898-1899年中法广州...
清鲜关系中清朝礼制的张力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曹雯>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Baidu
map